曾文志教授
曾文志 教授(Professor Wen-Chih Tseng) 研究室 綜合教學大樓六樓607室 E-mail wenchih@gapp.nthu.edu.tw 分 機 (03)571-5131分機73821 1122學期office hour:星期二14:00~17:00 |
---|
個人信念 :相信生命是一代傳一代,成長是作為一個人獨特經歷的故事,幸福就是合和過日子。對於諮商與心理治療,相信療癒是一段重新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和是找出和探究自我的本質之旅。 |
---|
學歷 |
|
研究專長 |
阿德勒諮商與心理治療、正向心理學與幸福、創傷與復原、引導式書寫療癒、認真玩與敘事、心理師與諮商專業培訓 |
實驗室:Adlerian.Acorn Center for Psychological Space |
《阿德勒.橡樹子心理空間》實驗室是同好者一個心理諮商服務實踐與研究基地,主要進行阿德勒心理學及整合正向心理學、復原力與敘說的阿德勒多元心理治療的建構,也關注心理師訓練的研究與諮商實務應用。將心理成長空間命名為「橡樹子」,乃是讚嘆橡樹子內心深處那股生機暢旺的堅強生命力以及蘊藏無窮可能的天賦生命潛能;我們以阿德勒的座右銘「每個人都能完成每樣事情Everybody can accomplish everything.」和「凡事都可以有所不同Everything can also be different.」來回應社會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期許。 |
經歷 |
|
考試 |
|
【學術著作】請參閱附件 |
指導之研究生畢業論文
【碩士班】
姓名 | 畢業論文 | 備註 |
凃冠如 | 已婚婦女經歷失去胎兒之復原力 | 協同指導 |
丁嘉妮 | 憂鬱症家屬與患者相處過程中的逆境經驗及其復原力之探究 | |
陳佩詩 | 中文版大學生學習效能量表之修訂及調查研究 | |
莊慧琳 | 大學生愛情關係之寂靜自我、愛情風格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 |
邱馨瑩 | 兒童幸福感量表發展之研究 | |
陳妍尹 | 園藝活動者的心流體驗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 |
張岑竹 | 追求恆久幸福和諧-「大學」與正向心理學之比較與啟示 | |
劉香伶 | 大學生通訊科技使用感受與社會比較之研究 | |
劉婉柔 | 大學生自尊、人際親密能力與關係適應之相關研究 | |
郭蕙鳳 | 以正向心理學取向運用TED講座介入提升青少年希望感之歷程與效果研究 | |
李芳 | 大學生生涯焦慮、因應策略與生涯適應力之關係研究 | |
黃美華 | 實習諮商心理師遇見自我傷害個案的諮商經驗研究 | |
林胤國 | 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實習經驗品質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 | |
陳俊言 |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之內容分析:以2006年至2013年為例 | |
林玟伶 | 改善學童人際困擾之行動研究:以樂高為基礎的治療模式 | |
蔡澄 | 與兄姊年齡差距較大之成年個體童年生命經驗敘說研究 | |
劉玉文 | 在藝療淨化中轉化苦痛-從生命循環看靈性覺醒的探究 | |
李東峰 | 癌患家屬照顧者的受苦與意義追尋之路:從一位中年男性的自我認同轉換旅程 | |
車佩娟 | 個體心理學近十年研究之分析:以《個體心理學期刊》為例 | |
賴玉馨 | 高齡者成功老化內涵之紮根研究 | |
陳俐伶 | 應用樂高認真玩促進受挫兒童自我認同之個案研究 | |
許雁婷 | 應用樂高認真玩促進大學生生涯認同之個案研究 | |
蕭兆祺 | 家事法庭心理諮詢師在家事調解歷程之經驗研究 | |
鄭博文 | 建構有效改變行為模式的團體教練模型之行動研究 | |
林千惠 | 動物輔助治療對國小低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影響之個案研究 | |
張郁偵 | 「再一次,乓!」桌上遊戲之發展: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再定向」之應用 | |
陳靈 | 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情緒調節與人際關係滿意度之關聯-以Line已讀不回為例 | |
林怡秀 | 平衡車運動對大學生正念效果與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 | |
邱意晴 | 國小兒童行為目的量表發展之研究 | |
陳冠羽 | 生涯風格探索團體對大學生生涯適應力之影響 | |
何育修 | 大學生關係攻擊者經驗之初探 | |
夏天宇 | 「二孩母親」教養困境之初探-以上海地區為例 | |
江明澄 | 情緒取向諮商心理師依附特質改變經驗之敘說探究:從迴避邁向安全 | |
蘇亭允 | 成人完美主義、羞愧感與復原力之關係 | |
陳彥宏 |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心理師與個案家長合作經驗之探究 | |
史靜芬 | 全球網路諮商平台的運作模式之比較研究 | |
趙彥駿 | 六十四話復原易:易經復原取向諮商模式之初探 |
【輔碩班】
姓名 | 畢業論文 |
吳慧雯 | 科技人員的感激特質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社會支持和工作滿意為中介變項的路徑分析 |
范良蕙 | 自尊、社會支持、親子關係對失親兒童生活適應及創傷後成長之影響 |
吳明純 | 堅毅特質、社會支持對家庭不利條件兒童適應之影響:復原力研究取向 |
徐晉偉 | 國小高年級兒童依附關係、樂觀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
李雯琪 | 國小高年級兒童發展性資產現況調查研究-以苗栗縣為例 |
施周明 | 國小學童學校生活希望感量表之發展研究 |
杜昭宜 | 正向心理團體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憂鬱情緒輔導效果之研究 |
黃君婷 | 苗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家庭社會資本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 |
邱淑玫 | 老師幸福了沒?五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正向心理健康之關聯性研究 |
陳美珍 |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角色知覺及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小學為例 |
【在職專班】
姓名 | 畢業論文 |
邱吟馨 | 新移民女性的依附風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為例 |
呂嘉偉 | 青少年靈性健康與自尊之相關研究 |
王玉妃 | 阿德勒取向之非行少年早期記憶研究 |
許怡婷 | 青少年社會興趣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
程翠鈺 | 國小教師解釋型態、職業倦怠與生活滿意之相關研究 |
郭明仁 | 高年級人際受挫女童參與阿德勒取向團體之歷程研究 |
陳淑娟 | 國小學童快樂經驗分析研究 |
張玉芬 | 國小高年級學童之人格特質、壓力因應策略之生活適應之研究 |
陳淑玲 | 樂高治療提升自閉症學童交談能力之行動研究 |
林淑惠 | 大學生生活事件量表之發展研究 |
施秉鈺 | 促進幼兒社會智能之行動研究-從主題課程到隨機教學 |
洪敏慧 | 細數福份:感恩課程對國小學童感恩態度之效果研究 |
王秀文 | 應用正向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品格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 |
彭博裕 | 從「規範觀」到「典範觀」:淺論學校正向教育的蘊義 |
王怡雅 | 寬恕教育方案對國中生寬恕態度、霸凌行為與勇氣之輔導效果研究 |
李玉梅 | 熱愛單車旅行的女性之生命史研究 |
彭唯芳 | 以舞動超越婚變傷痛的敘說探究 |
張世芸 | 以樂高積木遊戲方案提升國小人際關係欠佳兒童社交技巧之研究 |
丁慧汶 | 運用「TED」生涯故事講座介入國中學生生涯自我概念之教學實驗研究 |
謝淑琴 | TED服務價值觀主題講座介入提升國小學童服務學習態度研究 |
吳毓蓉 | 國中輔導教師心理資本及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
藍于珺 | 新竹縣國中階段學生家長親職教育需求探究 |
陳麗美 | 笑看人生-兩位志工的生命敘說 |
鍾淑玲 | 韌性而為:歷經長期安置機構者的生命敘說 |
童才源 | 利社會取向之專業電力維修工程人員災難搶修心路歷程之研究-以台電921中寮變電所搶修為例 |
吳映青 | 高齡者幸福研究文獻之內容分析 |
黃仲毅 | 正向情緒課提升國小新移民子女生活適應之行動研究 |
江素英 | 國小高年級藝術才能美術班學生創意態度與心流狀態之相關研究 |
邱淑芬 | 設計思考教學課程對國中學生情緒創造力之影響 |
莊淑貞 | 論莊子思想對國中專任輔導教師輔導工作的「心」啟發之研究 |
廖孟綺 | 樂觀學習課程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樂觀解釋型態之行動研究 |
林青誼 | 高一生涯自我概念與生涯成熟度之相關研究~以新竹市高中為例 |
張文瑛 | 童年食物經驗於早期回憶之內涵與應用 |
林鳳師 | 修復促進者主持修復會議之經驗研究 |
游欣雯 | 登山體驗學習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與希望感影響之研究 |
謝雅竹 | 公主需要王子嗎?-母胎單身輕熟齡女性存在樣貌之敘說研究 |
楊凱文 | 一位中學輔導教師在生涯發展轉折與調適的自我敘說研究 |
邱彥嵐 | 自動化清潔沐浴輔具設計概念之比較分析-以正向老化觀點論 |
羅方晴 | 青少年錯誤行為目標量表之發展研究 |
劉美玲 | 突破桎梏的生命之美:一位癌症患者抗癌生命經驗的自我敘說 |
林瑋慈 | 尋找創意與靈感的遊戲之路:一位泰雅族回鄉特教師的Gaga敘說 |
邱麗珍 | 正念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憂鬱情緒之效果研究 |
【學士班-畢業專題】
發表學期 | 姓名 | 畢業論文 | 備註 |
97 | 鄭乃連 | 大學生涯幸福了沒?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正向心理健康之關聯性研究 | |
97 | 劉香伶、黃苓毓 | 中文題目---竹大人氣王 | |
99 | 張意慧 | 大學生追尋夢想與建構意義之敍説分析研究 | |
100 | 謝欣如 | 陶樂思宇宙遊記--發現學習快樂的12個旅程 | |
101 | 曾銘儀 | 幸福烘焙坊 | |
101 | 余菀芩 | 快樂心發現 | |
102 | 黃雯君 | 台灣家族企業接班人接班內在心理歷程之探討 | |
102 | 劉育秀、侯安逸 | 出去走走 | |
102 | 鄭珮瑩 | 偶像劇迷戀對大學生愛情價值觀之影響探討:以社會心理觀點的分析研究 | |
102 | 紀凱璇 | 為過去計劃未來-學校輔導處活動計劃 | |
103 | 陳冠羽 | 「綿爛」(mî-nuā)─True Grit in Taiwan | |
104 | 沈慧菁、洪欣湲 | 拜拜少女,廟與拜訪與自我成長 | |
104 | 成永翰、蔡迪安 | 大學生分手後復原力之論述分析 | |
105 | 陳奕 | 奕心‧譯意:從翻譯心理學原文書邁向個體化歷程 | |
105 | 徐雪文 | 瑞瑞跌倒了!-復原力告訴你的九個快樂力量 | |
105 | 張雅婷 | 溝通表達技巧-探討自己的表達類型與溝通的藝術應用 | |
106 | 葉庭如、詹幃婷 | Hello,臺灣-鐵道環島中的收穫 | |
106 | 陳逸函 | 聆聽鑰匙的聲音-鑰匙兒童生命故事及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 |
106 | 曾倩如、蘇慈恩 | 翻譯書籍:自我掌控的力量--啟程於寧靜禱文的生命 | |
107 | 陳奐宇 | 探索鐵道迷的內心世界 | |
107 | 林盈秀 | Topos之知——箱庭療法的世界 | |
107 | 陳萱儒 | 畫中有話-兒童人際繪本製作 | |
107 | 蔡定衡 | 一個喜歡車子的小孩 | |
107 | 吳俊杰 | 朝夢想前進----網路甜點店的規劃與實踐 | |
1081 | 林昱曦 | 「客」板印象—客家文化知多少 | |
1081 | 徐珮綺 | 以攝影為媒材之藝術表達與自我探索 | |
1091 | 李岢嬋 | 從倒影中看見自己:共生共存,相依相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