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日期:110年10月14日
講座時間:13:20-16:10
講座主題:憂鬱與網路成癮
講座講師:林旻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副教授
講座摘要:
一、情緒怎麼來?
根據旻沛老師的解釋,因為生理結構的關係,人們是先有了情緒才產生想法。而人們為甚麼會有負向的情緒,往往是因為想法與現實之間有些落差。因此為了減緩該落差造成的低落,我們應該練習去覺察並且接納自己的情緒,進而了解背後的想法是如何影響了我們。
二、如何覺察情緒?
1.體驗活動:透過強迫肢體的活動,體驗情緒、想法和感受之間的連結。
2.具體化與探問:慢下來去重新經驗自身的感受和覺察想法;鼓勵更具體地思考和表達自身感受。
3.測量:自陳報告,例如Likert Scale;生理測量,例如:測謊。
此外,講師說明改善情緒以及背後的生理機制,例如:可體松、多巴胺、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作用等。
感觸很深的是講師說的話:『我不能當我親人、朋友的諮商師,我們只能做到口頭上的安慰,例如:想開一點,因為只有沒有參與到他們人生的諮商師能解決他們生命中的未經事宜』。就像華爾街高階主管的故事一樣,有時候某些議題還是只能跟非重要他人的諮商師來除理財不會帶入過多的反移情等。最後是講師以生理發展與研究資料來說明男女性的生理與相處上的差異,特別是以演化解釋憂鬱的部分很有趣。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師稱讚在場可能有被某些事情困擾或有憂鬱情緒的同學,能共同參與本次講座已經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以鼓勵代替責備。讓同學們的情緒得以紓緩,知識也有所收穫!謝謝昆華老師邀請林老師進行如此精彩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