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芳 副教授 研究室 綜合教學大樓六樓602室 分 機 (03)571-5131分機73811 最高學歷 美國愛荷華大學心理學博士 研究專長 認知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與教育統計、量的研究法 1112學期office hour:星期一12:10~13:00、星期二12:10~14:10 |
【學術著作】 |
期刊論文 |
●高淑芳(2009)。原住民學生的學力落差。原教界,28,8-9。 |
●Katagiri, M., Kao, S. F., Simon, A. M., Castro, L., & Wasserman, E. A. (2007). Judgments of causal efficacy under constant and changing interevent contingencies. Behavioural Processes, 74, 251-264. |
●高淑芳(民90)。原住民族教育的現況與未來。回饋,23,2-6。 |
●高淑芳(民90)。原住民教師從那裡來?到那裡去?--87∼89學年度各級學校原住民族籍教師人數統計及背景剖析。原住民教育季刊,23,80-97。 |
●洪麗晴、高淑芳(民90)。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的推理表現差異性之分析。原住民教育季刊,10,1-27。 |
●高淑芳(民90)。大專學生對事件列聯關係判斷的準確度與信心強度。新竹師院學報,11,55-77。 |
●高淑芳、林麗惠(民90)。國小學童的認知風格差異及其推理與問題解決之關係研究—以就讀桃園縣平地國小之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4,87-126。 |
●高淑芳、何秀珠(民86)。桃竹苗地區山地國小學童家庭環境、學習適應與行為困擾概況之調查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第五期,17-38。 |
●高淑芳、何秀珠(民86)。桃竹苗地區山地國小學童家庭環境、學習適應與行為困擾概況之認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第十期,141-172。 |
●Van Hamme, L. J., Kao, S. F., & Wasserman, E. A. (1993). Judging interevent relations: From cause to effect and from effect to cause. Memory and Cognition, 21 (6), 802-808. |
●Levin, I. P., Wasserman, E. A., & Kao, S. F. (1993). Multiple methods for examining biased information use in contingency judgment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5, 228-250. |
●Kao, S. F., & Wasserman, E. A. (1993). Assessment of a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ccount of contingency judgment with examination of subjective cell importance and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Journal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 (6), 1363-1386. |
●Wasserman, E. A., Dorner, W. W., Kao, S. F. (1990). Contributions of specific cell information to judgments of interevent contingenc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6, 509-521. |
專書及專書論文 |
●Wasserman, E. A., Kao, S. F., Van Hamme L., Katagiri M., & Yang M. E. (1996). Causation and association. In D. Shank, K. Holyoak, & D. L. Medin (Eds.),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Vol. 34, pp. 207-264).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
●張德銳、簡紅珠、裘友善、高淑芳、成虹飛、張美玉(民85)。發展性教師評鑑系統。台北:五南圖書。 |
研討會論文 |
●高淑芳。大學原住民學生的生涯定向、生涯探索與生涯自我效能狀況及其阻礙因素之探討研究。The 2002 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Association (NATSA) conference, Chicago , June, 2002. |
●高淑芳。原住民地區學校之教育環境及師資現況調查研究。教育部教研會「九十學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 |
●高淑芳、李詠秋。大專原住民學生生涯發展狀況及其阻礙因素之探討研究。教育部教研會「九十學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 |
●高淑芳。八十九學年度各級學校原住民學生就學狀況調查統計。教育部教研會「九十學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 |
●廖傑隆、高淑芳。從漢字的本身特性來看影響國小學童學習國字的可能因素—字頻、筆畫、形體結構與表音線索的效果探討。中國心理學會八十七年度年會,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
●高淑芳。期望引導方式、訊息呈現格式、訊息差異量對事件關係判斷的影響效果。中國心理學會八十七年度年會,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
●洪麗晴、高淑芳。原住民學生真的比較笨?─探討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在不同測驗情境下之SPM推理表現。中國心理學會八十六年度年會,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
●高淑芳。人類事件關係判斷歷程檢視:比較訊息整合論與聯結學習論之應用性。中國心理學會八十六年度年會,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
●高淑芳、何秀珠。山地國小學童家庭環境、學習適應與行為困擾面面觀—學童與教師的認知情形比較。教育部教研會「八十五學年度原住民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 |
●高淑芳。人類判斷事件共變關係的思維歷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四月。 |
●張德銳、裘友善、簡紅珠、成虹飛、張美玉、高淑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 |
●Kao, S. F., & Wasserman, E. A.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associative learning as accounts of human contingency judgment. XXV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Montreal, August, 1996. |
●Levin, I. P., Kao, S. F., & Wasserman, E. A. Biased information usage in contingency judgments. Mid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May, 1991. |
●Levin, I. P., Kao, S. F., & Wasserman, E. A. Learning effects and cell information use in contingency judgments. Psychonomic Society, San Francisco, November, 1991. |
●Levin, I. P., Wasserman, E. A., & Kao, S. F. Multiple methods for examining contingency judgments. Psychonomic Society, New Orleans, November, 1990. |
●Kao, S. F., & Wasserman, E. A. Applicability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to contingency judgments. Mid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May, 1993. |
●Kao, S. F., Levin, I. P., & Wasserman, E. A. Contingency judgment: Unequal effect of cell information. Mid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May, 1990. |
技術報告 |
●高淑芳、周惠民、顏淑惠(2009)。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評估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高淑芳、裘友善(民92)。91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裘友善、高淑芳、王振世、吳錦釵(民92)。原住民學生認知風格與其學習表現之探討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
●高淑芳、裘友善(民91)。90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高淑芳、裘友善(民90)。89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高淑芳、裘友善、陳惠邦(民89)。88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高淑芳、裘友善、陳惠邦(民88)。87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現況調查。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高淑芳(民88)。學齡孩童對事件列聯關係的偵測能力與對共變訊息使用傾向的探討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88-2413-H-134-001)。 |
●高淑芳(民87)。個體涉入程度與主被動角色對列聯關係判斷的影響。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87-2413-H-134-003)。 |
●高淑芳、陳招池、鍾學青(民87)。電腦輔助教學對提升原住民學童學習成效之探討研究。台北:教育部。 |
●高淑芳(民86)。事件關係列聯判斷:先前期望與訊息呈現格式所扮演的角色。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86-2413-H-134-005)。 |
●高淑芳(民85)。人類事件關係判斷歷程:訊息整合論與聯結學習論應用性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85-2413-H-134-001)。 |
●簡紅珠、高淑芳、張德銳、裘友善(民84)。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
●黃茂夫、高淑芳、胡悅倫、溫寶珠(民84)。原住民學生在山地或平地就讀之學習成效差異研究。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
●張德銳、裘友善、簡紅珠、成虹飛、張美玉、高淑芳(民83)。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
指導之研究生畢業論文
【碩士班】
姓名 | 畢業論文 |
彭文松 | 認知風格、學習風格與思考風格之區辨研究 |
王心怡 | 高低情緒智力導師之國小班級學生的情緒智力差異研究 |
陳金燕 | 兒童繪畫發展階段與年齡、性別和智力表現之關係研究 |
高郁淳 | 國中生自殺行為與自殘行為的預測指標研究-標準化人格測驗的應用 |
彭慧婷 | Christianson的「負向情緒記憶棤式」對說明情緒記憶現象之檢視研究 |
李翠玲 | 高攻擊性兒童對臉孔辨識之選擇性注意力研究 |
張嘉玲 | 不同發展階段個體避免採取自殺行為的保護性信念差異研究 |
白家甄 | 情緒刺激對來源訊息之再認效果研究 |
蔡佩璇 | 色彩意象詞彙的內隱促發效果研究 |
洪碧珠 | 國小六年級學童各層次閱讀理解表現的性別差異與場地獨立性認知風格差異之研究 |
趙佳慧 | 國中學生五大人格特質、完美主義性格與自我設限行為之關聯模式研究 |
陳蓉蓉 | 大學生完美主義性格傾向、挫折容忍力與心理適應之相關研究 |
蕭伊芳 | 核心自我、工作滿意度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研究 |
吳貞姉 | 關聯性與情緒性在假記憶的效果研究 |
黃佳華 | 運動引發視盲現象之知覺相關因素檢視研究 |
陳冠靜 | 高中職學生之生涯興趣與其基本性格和思考風格之相關性研究 |
鍾明諺 | 故事性包裝對於印象改變的影響效果研究 |
田偲妤 | 情緒對注意力的影響效果 |
何佳明 | 不同學習歷程之獎罰回饋模式對學習的影響 |
【輔碩班】
姓名 | 畢業論文 |
許慶恭 | 新竹市國小級任教師輔導能力、輔導困擾、因應方式與改善措施期望之調查研究 |
王文裕 | 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意願及相關因素研究 |
莫德芳 | 在網咖議題下國中學生父母的管教方式及親子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 |
黃炯瑩 | 不同思考風格對國小學童在e-learning社會科學習成效之探討 |
鍾瑞彬 | 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在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 |
賴文誠 | 特質焦慮、父母期望和教師期望與升學焦慮感之關係研究 |
徐明榮 | 國小教師思考風格、教學風格與學生思考風格之關係研究 |
曾文祥 | 感恩方案對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生幸福感的效果研究 |
劉妍均 | 社交技巧訓練方案運用在國小班級輔導之研究 |
溫清欽 | 國民小學外籍配偶學童與本籍配偶家庭學童行為困擾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以新竹縣為例 |
黃敏瑛 | 單、雙親家庭國小六年級學童知覺之父母支持與其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 |
吳文芳 | 不同概念構圖教學策略對社會領域學習成效研究 |
陳珮娟 | 不同性別、學業成就高年級學童之失敗歸因與自我設限行為研究 |
陳秋利 | 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學業成就、學業成敗歸因與A型行為之關係研究 |
徐臻輝 | 批判思考教學方案對提升國小高年級學童批判思考表現與傾向的效果以及對思考風格的影響研究 |
邱欣怡 | 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以工作投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 |
徐慎怡 | 國小高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與其內外控信念和A型行為之相關研究 |
【在職專班】
姓名 | 畢業論文 | 備註 |
徐智威 | 高中職輔導教師諮商倫理之辨識能力和判斷傾向與其諮商自我效能之研究 | |
林雅婷 | 國中生之父母管教方式、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 |
白珊珊 | 注意力、工作記憶與先前知識對閱讀理解的影響效果研究 | |
陳怡螢 | 高中職學生手機功能著重度、依賴程度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 |
溫惠純 | 走過莫拉克風災~八八水災經驗的自我敘說 | 協同指導 |
林幼千 | 專注大腦中心禪坐法對腦波變化與情緒調節之效果研究 | |
黃素玉 | 青少年父母依附關係、情緒智能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研究 | |
甘露 | 學校獎懲公平認知對高中職學生非理性信念與其校園違規行為間的中介效果檢驗研究 | |
蔡佩如 | 希望感對國中生社會支持與生涯成熟的中介效果 | |
林葦婷 | 國中生父母生涯支持、成就動機與生涯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 |
薛筠勻 | 國民小學教師社會支持、心理資本與職家衝突之相關研究 | |
余文友 | 認知風格與壓力因應策略對生涯適應力之預測性研究 | |
張紋慈 | 幫助行為之身分地位效應研究 | |
洪菁蔚 | 國中生內外控信念與其近側目標和未來目標之相關研究 | |
陳方曼 | 臨床護理師悲憫情感與自我照顧之相關研究 | |
蔡雅安 | 高中生生涯適應力與其個人目標導向和情緒智能之關聯研究 | |
陳宜汶 | 國中生家庭功能與其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
【學士班-畢業專題】
發表學期 | 姓名 | 畢業論文 | 備註 |
98 | 李婉禎 | 臉孔吸引度對詞彙詞形判斷的影響效果研究 | |
100 | 陳方民 | 接受正負向評價之生理與心理反應效果研究 | |
100 | 賴昱辰 | 生理回饋訊息之安慰劑效應的檢驗研究 | |
102 | 李奇聰、魏笠哲、王靖堯 | 臉孔分類與再認之性別與年齡效應研究 | |
102 | 陳玉芳、賴羿君 | 色彩偏好與商品色彩選擇之研究 | |
102 | 李天惠 | 動畫新聞報導方式對記憶深度與情緒強度的影響 | |
102 | 劉書婷 | 體現知覺對評價系統的促進或抑制作用 | |
103 | 繆妮晏、吳子銳 | 語意激發對個體行為傾向的影響 | |
103 | 呂明峻 | 刺激類型與語意一致性對不注意視盲的影響效果 | |
103 | 詹婉宜、施翊萱 | 閾下視覺刺激的曝光效果 | |
103 | 蔡岳霖 | 手指移動對時間知覺的體現效果 | |
104 | 姚儒菱、郭庭妤、蔡宜臻 | 顏色判斷的經驗脈絡效應 | |
104 | 陳韻如、陳怡婷 | 從眾效應vs.朋友效應 | |
104 | 陳怡璇、蕭名真 | 獎勵與懲罰對自動化的削弱效果 | |
105 | 陳貽婷、陳怡陵 | 視野位置與SOA對視覺搜尋表現的影響 | |
105 | 陳玠安 | 預覽效應之現象與機制 | |
105 | 莊聖揚 | 對象的特質因素對分配與接受分配行為的影響 | |
105 | 林筠真 | 認知負荷對不道德行為與其後補償行為的影響 | |
106 | 李宜諺 | 環境訊息對人們社交模式選擇的影響 | |
106 | 黃寶瑩 | 公平正義認知與行動意向之內隱聯結傾向研究 | |
106 | 黃彥綾 | 媒體訊息之下厭女情節的探討 | |
107 | 陳思翰、李泓曄 | 大學生在時間壓力下對不同作業難度表現差異之研究 | |
1081 | 藍姿昀 | 單一實例搜尋的影響因素探究 | |
1081 | 賴君樺 | Emoji表情符號的正負向性與位置對語句訊息正負向評估的影響 | |
1081 | 李佳蓁、吳翊慈 | 大學生的主觀標準對外顯作業與內隱作業表現之影響 | |
1081 | 鄭雅蓮 | 不同觀點訊息對婚姻平權態度之影響 | |
1091 | 張瀞方 | 透過一維與二維的刺激,探究人類的視覺中是否存在感知磁效應 | |
1091 | 鄭嘉妤 | 時間知覺的情緒效應與假說的考驗 |